2012年6月27日 星期三

第十七屆美濃黃蝶祭系列活動_6/30、7/7 黃蝶翠谷賞蝶

[歡迎轉發活動消息]

黃蝶是翠谷的主角,早年因廣植鐵刀木而造就了群蝶飛舞的景象,每年4~7月是黃色「揚葉仔」數量最多的時候。翠谷內紀錄有110多種蝴蝶,其中黑波紋小灰蝶、無紋蛇目蝶、白紋黑小灰蝶因少見輿台灣其他地方,但在黃蝶翠谷內有穩定的族群量,可謂美濃蝴蝶三寶...。今年黃蝶祭特別因應廣大遊客需求,推出賞蝶行程,僅此兩場,錯過可惜喔。

行程規劃:
08:00~08:15 在母樹林入口處報到集合
08:15~08:30 蝴蝶調查之意義及調查工具介紹
08:30~09:00 台灣蝴蝶介紹、黃蝶翠谷蝴蝶介紹
09:00~11:00 出發沿途蝴蝶及相關解說
11:00~11:30 討論及總結
11:30 解散

注意事項:
1. 請自備雙筒望遠鏡及圖鑑、筆記本、遮陽帽、雨具、乾糧、飲水,活動約於中午原地解散。
2. 若遇天候不佳,行程由領隊機動調整;經中央氣象局發佈颱風或豪雨特報該日活動取消。
3. 本活動目的在帶領民眾欣賞、觀察蝴蝶生態之美,活動中除解說員解說之必要外,嚴禁參與者任何採集、捕捉行為!

詳情請見報名網址:http://goo.gl/1dJrS

2012年6月25日 星期一

美濃黃蝶翠谷暨周邊國有林地動植物資源調查及監測訓練班 課程規劃

美濃黃蝶翠谷暨周邊國有林地動植物資源調查及監測訓練班

課程規劃

一、 訓練目的

本訓練課程結合學者專家、林務局、社區居民與志工,進行黃蝶翠谷暨周邊國有林地動植物資源調查及監測訓練,透過訓練課程將生物資源調查、物種監測、資料分析之專業技術轉移給社區居民,以培力社區參與保護區動植物資源調查與監測所需之相關技能,同時藉此建立社區參與保護區經營管理之平台與機制。

二、 訓練依據

依林務局101年度委託之「旗山事業區46~52林班內動植物資源調查及資料分析計畫」規定辦理。

三、 訓練期間

101626日至831

四、 訓練對象及人數

高雄市美濃區各社區居民、當地社團組織與學校單位成員、參與黃蝶翠谷保育之協會組織人員,本次招生40名學員。

五、 課程規劃說明

(一) 本次課程在訓練居民擁有符合科學原則的調查及監測方法,日後能夠長期監測雙溪流域森林區之資源狀況,並協助保育主管機關巡護監測自然保護區之生態資源。

(二) 室內課程:調查及監測之方法、器材使用、物種介紹、樣區及路線、時間與頻度、調查表格紀錄等。

(三) 戶外實作:室內課程結束後,學員各自依興趣領域分組後,由各組之負責老師進行調查及監測戶外實作訓練。時間由各組負責老師與學員商訂,由負責老師帶領學員現地操作,以熟悉調查及監測方法,確保資料的可用性。

(四) 分組實務:交由各組負責老師帶領學員持續參與研究團隊之調查及監測工作。

(五) 工作會議:各學員應參加定期或不定期召開之調查及監測團隊工作會議,藉以形成未來參與保育工作之團隊組織。

六、課程表

時間

授課內容

講師

時數

地點

6/26()

19:00-21:00

室內課程:

水域生物(魚蝦蟹螺貝類)調查及監測

邱郁文老師

2

美濃區廣林社區活動中心

6/28()

19:00-21:00

室內課程:

中南部低海拔的植物組成和監測方式

賴宜鈴老師

2

美濃區廣林社區活動中心

7/03()

19:00-21:00

室內課程:

哺乳類調查及監測

林宗以老師

2

美濃區廣林社區活動中心

7/10()

19:00-21:00

室內課程:

鳥類調查及監測

翁國精老師

2

美濃區廣林社區活動中心

未定

戶外實作:植物監測

賴宜鈴老師

6

46-52林班

未定

戶外實作:動物監測

翁國精老師

6

46-52林班

未定

戶外實作:水域監測

邱郁文老師

4

雙溪流域

未定

分組實務:參與研究團隊之調查及監測工作

賴宜鈴老師

翁國精老師

邱郁文老師

1017月起

46-52林班及雙溪流域

未定

調查及監測團隊工作會議

陳美惠老師

1017月起

美濃區廣林社區活動中心

備註:

1. 野外實作請著長褲長袖、帽子、穿著適合野外的鞋子,注意防曬並補充水分。

2. 調查須備物品:筆、筆記本、地圖、監測表格、茶水、GPS、照相機、望遠鏡、防蚊藥品、錄音筆。水域監測須準備雨鞋。

七、動植物資源調查及監測訓練班結業證書頒發條件

()須參加調查及監測團隊之工作會議,以及相關之教育訓練活動,總出席率須超過8成,才有資格成為調查及監測團隊隊員。

() 團隊隊員自調查及監測訓練課程完成後,就必須接受分組實務排班加入黃蝶翠谷暨周邊國有林地調查及監測的勤務。

八、 報名程序

()請填妥報名表:

*

*

*身分證號

*出生日期

*單位名稱

*單位電話

傳真電話

住家地址

郵遞區號

住家電話

*行動電話

*個人電子信箱

緊急聯絡人

姓名

關係

行動電話

住家電話

備註:本報名資料將做為參與本次訓練班連繫、保險及後續班務使用,個人資料不會對外洩漏,請安心填寫。

()報名表請於101622日前e-mailddc025@gmail.comcomforestry@gmail.com,本單位於623日前電子郵件通知報名結果。

()本訓練班連絡窗口: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社區林業研究室邱鈺惠助理,e-mail: ddc025@gmail.com 傳真號碼:08-7740131

聯絡電話:08-77404750930-113383

2012年6月21日 星期四

魔鬼就在細節裡:公民參與不應只是空泛制度,應具有實質意義


魔鬼就在細節裡
公民參與不應只是空泛制度,應具有實質意義
文:鍾昀臻
1872年美國黃石國家公園成立,台灣國家公園的經營管理思維源自美國的管理邏輯,由國家直接介入管理,反對在地居民協力經營,以致未充分納入,甚或忽略地方意見。而在現實政治裡,國家預算都有排擠效應,相較於以經濟發展為主的國家策略,或相較於政治後果較為明顯快速的社會福利政策,編列於以保育為旨的國家公園等保護區的經費恐會日益減少。又保護區多位於邊陲,以國家政府為主的管理方式會囿於經費人力不足,執法上無法全面顧及。自1960年代開始,國際保育社群即對「無人的公園」的典範(排除居民在國家公園外,也不讓居民參與管理)提出質疑,認為保護區劃設、經營過程應誠實面對利益關係人不同的訴求。在地社群的生產方式極度仰賴在地資源,加上這些社群離保護區近,遂被認為是保護區的主要權益關係者,更是經營管理當地保護區的共要管理人。
且先來看看國外是如何讓民眾參與,共同經營管理保護區,我們對於台灣保護區的共管制度應如何發展會有更具體的想像。「育空地區」(Yukon Territory)是加拿大三個聯邦地區之一,位於加拿大的西北方;「育空」之名源自流經該地區的育空河,在該地區原住民主要使用的哥威迅語裡,意為「多魚之湖」。此地區是當地原住民「南土修尼」族(Southern Tutchone)的傳統領域,這些原住民組成了「香平愛賽克第一國族」(Champagne-Aishihik First Nations)與「庫魯阿尼第一國族」(Kluane First Nation)。
育空地區的西南角在1976年成立了「庫魯阿尼國家公園保留區」(Kluane National Park and Reserve)。(成立國家公園保留區是因為地區內仍有重大土地爭議尚待解決,需等到各方達成共識後,方能正式成立國家公園。)1993年,加拿大政府與原住民族群遂對於土地的使用方式達成協議,簽訂了「香平愛賽克第一國族正式協議」(Champagne-Aishihik First Nations Final Agreement),此國家公園保留區的東南角正式成立「庫魯阿尼國家公園」(Kluane National Park)。此正式協議指出,保育自然生物及承認原住民的生計是各方同意的最高目標,為了取得這中間的巧妙平衡,成立「庫魯阿尼國家公園管理委員會」,委員會透過此經營體系來取得不同社群的共識。
庫魯阿尼國家公園管理委員會有6位具有投票權的成員:其中2位由香平愛賽克第一國族推派,另外2位由庫魯阿尼第一國族推派,最後2位由加拿大聯邦政府提出。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則擔任無投票權的委員,主要職務在於提供上述6位委員做決策所需之背景資訊。這些委員在體制內擁有與生計相關事務的決策、計畫、執行權,其運作所需經費更獲政府支援,例如成員享有薪酬、旅行補貼等補助。管理委員有權處理諸多經營管理的實務面,包括:野生動植物的經營管理、國家公園內的相關研究、原住民的傳統資產、居民的不同意見。其主要的職責權限便是針對發展管理相關議題提出建議,例如:
1. 傳統資產的管理;
2. 國家公園管理計畫修訂;
3. 國家公園範圍修正;
4. 針對與國家公園相關的法律提出規劃;
5. 協調職掌與野生動物管理的各個相關單位,例如受永續資源議會影響的「魚與野生動物管理委員會」,及其他相關權責單位;
6. 公園內允許農獵的地點、方式;
國際思維已經翻轉,放眼加拿大,當地居民已奪回主權,可管理國家公園。然而反觀台灣,論及社區的實質參與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台灣政府是如何實踐「民眾參與」?簡言之,身為國家(自然)公園的主管機關,營建署國家公園組僅在各處國家公園設置諮詢委員會,「聽取」民眾聲音,但民眾對於自身的意見是否遭採納卻無從置喙。國家(自然)公園管理層面而言,國家仍未體悟民主真諦。
以全國第一座國家自然公園,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為例,為了讓民眾得以參與管理,國家特設置「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經營管理諮詢會」,邀請NGO團體、地方公益人士等不同居民社群進至體制。此管理諮詢會目的為:「創造地方參與壽山國家自然公園計畫之意見交流平台,強化國家自然公園區域內人文歷史及自然生態資源之共同經營管理、環境教育、生態保育暨旅遊之策略規劃,並輔助決策與積極推動周邊社區事務」。但仔細看〈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經營管理諮詢會設置要點〉,可以發現其中細節有許多足以讓人反覆思量之處。要點揭櫫管理諮詢會之任務如下:一、提供壽山國家自然公園整體發展之建議;二、國家自然公園區域內資源使用及管理計畫之協商與溝通事項;三、協助周邊住民社區資源共管之重大建議與諮詢事項。壽山國家自然公園讓民眾參與經營的唯一管道是諮詢會,但深入瞭解,民眾僅只有「提出意見以供參考」之建議權;政府若在國家自然公園區域內讓財團山也BOT、海也BOT,在現有的體制內,民眾並無實質的管理權力以監督進而遏止這些不當行為。
James Petras早就批判過「公民社會」這個概念。政府透過共管制度建構出「公民社會」,但其中的民主精神如果空泛,會面臨到一項危機,便是原有在地居民被政府機構與制度吸納,不再挑戰不當的政府體制,所從事的活動則在國家給予的安全政經範圍內。公民社會存有不同功能的NGOs,有些NGOs為了生存,接受政府的資金補助。接受補助的公民團體,可能會不願意挑戰社會因國家制度而存有的結構問題;這些團體不動員居民去奪回根本的生產工具及財富,反而利用所獲得的國家資源舉辦了一大堆方案計畫,鼓勵居民從事邊緣活動。政府便達到消弭階級分化,吸納在地社群的目的。
用此分析角度看待美濃成立國家自然公園這件事,我們應當嚴謹考量:屆時國家為了發展美濃,勢必給予鉅額經費,補助諸多規劃案、營建案,在地社團、居民如進入體制內執行案子,對於國家公園管理處許可之「公私建築物或道路、橋樑之建設或拆除」、「礦物或土石之勘採」、「原有工廠之設備需要擴充或增加或變更使用者」等開發(《國家公園法》第14條規定在一般管制區、遊憩區可為之事項),是否還會嚴守監督立場?需要衝撞國家以改進國家公園體制時,是否還會義無反顧?更要問一個更基本的問題:美濃是否有足夠能量監督、衝撞國家公園體制?
美濃山娟秀,是美濃特有的地景資產,也會是美濃推動國家自然公園希冀保存的景觀。雨天美濃居民鮮少上山活動,頓時多了好幾座山。雨後,母親牽著孩子的手上山,叮嚀要多講客家話;爺爺牽著孫子的手上山,教導經過伯公要打招呼,才能保佑平平安安。牽手,原來可以傳承文化,更可以傳授知識。所以,與其在體制健全前匆促成立美濃國家自然公園,不妨先牽著國家的手,教訓何謂民主,也組織公民力量衝撞現有體制缺失,責成政府把管理在地資源的實質經營權還給民眾。